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医疗保险筹资方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城乡医疗保险筹资方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什么意思?
【答】城乡居民医保基金除个人缴费资金外,其余部分由***财政补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筹资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按照参保人员的不同年龄段分段确定,目前的标准为: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筹资标准为:60周岁以上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6330元;19-59岁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3300元;中小学生和婴幼儿,筹资标准调整为1600元。本市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高职高专学生以及非在职研究生(以下简称“大学生”),筹资标准调整为370元。
2019年,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适度调整个人缴费标准。具体为:70周岁以上人员,个人缴费调整为每人每年390元;60-69岁人员,个人缴费调整为555元;19-59岁人员,个人缴费调整为740元;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以及大学生,个人缴费调整为130元。
河北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
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覆盖范围包括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所有应参保(合)人员,即覆盖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困难的可按照当地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各地要完善参保方式,促进应保尽保,避免重复参保。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规划
坚持多渠道筹资,继续实行个人缴费与***补助相结合为主的筹资方式,鼓励集体、单位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给予扶持或资助。各地要统筹考虑城乡居民医保与大病保险保障需求,按照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城乡统一的筹资标准。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差距较大的地区,可***取差别缴费的办法,利用 2—3年时间逐步过渡。整合后的实际人均筹资和个人缴费不得低于现有水平。
完善筹资动态调整机制。在精算平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筹资机制。逐步建立个人缴费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衔接的机制。合理划分***与个人的筹资责任,在提高***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
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标准
遵循保障适度、收支平衡的原则,均衡城乡保障待遇,逐步统一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为参保人员提供公平的基本医疗保障。妥善处理整合前的特殊保障政策,做好过渡与衔接。
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发生的住院和门诊医药费用。稳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逐步缩小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与实际支付比例间的差距。
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医保目录
统一城乡居民医保药品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明确药品和医疗服务支付范围。各省(区、市)要按照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管理和基本药物制度有关规定,遵循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技术适宜、基金可承受的原则,在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目录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参保人员需求变化进行调整,有增有减、有控有 扩,做到种类基本齐全、结构总体合理。完善医保目录管理办法,实行分级管理、动态调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医疗保险筹资方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医疗保险筹资方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601098.cn/post/5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