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论城乡养老保险并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论城乡养老保险并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老保险“并轨”,为什么要设一个“中人”?
我认为,不是因为并轨需要,才设置了一个中人概念。中人概念的出现,是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产物。
现在,因为机关事业退休中人养老金重新核定遇阻难产,就把一切原因归结为中人概念本身。这明显是有失公允的。
应该看到,现在退休中人养老金理顺核定达六年之久,大家确实有点沉不住气了。但问题症结不在中人概念与核算本身,而在于计发办法的调整完善上。
提出若没有中人概念问题,就不会有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棘手问题,这有一定道理。如果如题主所愿,那必会冒出其它的棘手问题出来的。
比如,必出现设置虚拟帐户问题,那绝不会如题主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围绕虚拟帐户与实际帐户并存运作矛盾,那必有更大更尖锐的矛盾问题,在等待着人们去面对。
设置中人概念问题,不言它是否为一个创造,但它的应运而生,却是势在必行的。退一万步讲,如果否定掉中人概念的客观存在,那会将会是怎么的一种复杂境况与尴尬结局呢,那只有天知道。
总之,面对难道并解决难题才是正道。因为调整完善退休中人计发办法而矛盾突现,那就只能迎难而上。经过一番艰辛研究,一个与时俱进的退休中人计发办法,一定会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现在正是:曙光在前,胜利在望呀!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退休金并轨是真的吗?
是真的。
因为近年来我国***针对退休金并轨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程序和政策宣传,同时也在实践中逐步推进,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步实施。
退休金并轨是指将企业年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多个养老保险制度整合起来,建立起统一的国家养老保障体系,从而保障退休人员的权益和提升养老保障水平。
退休金并轨是重要的民生政策,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
养老保险并轨后,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差距是如何形成的?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养老保险并轨以后,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人员领取到的退休金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多年沉淀下来的一个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企业单位也好,事业单位人员也好,我们都知道,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以后,往往获得的退休金待遇是要远远超过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待遇的。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事业单位人员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他考虑的是一些职务工资的津贴,职称工资的津贴,包括岗位工资的津贴,那么这些津贴待遇,在我们企业单位退休以后是不考虑的,所以说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是不如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的待遇的。
那么即便养老金并轨以后,企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还是不如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事业单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工资标准来缴纳社保待遇,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基本上事业单位都是建立了职业年金的制度,职业年金就相当于是一份补充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他们退休以后往往还可以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自从2014年10月,随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缴纳社保,标志着我国的养老制度并轨,基本结束了延续多年的养老双轨制。养老双轨制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养老金差距的结束,那么这种差距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分享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过渡期形成的差别。
我国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从1996年,即《***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养老制度的形成,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有视同消费年限,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其养老金的组成中多了一个过渡性养老金;同样在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全面缴纳养老保险后,2014年9月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也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问题。由于2014年之前退休的人员实行的是老办法退休,其养老金是按照本人工资的比例来计算养老金;2014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同样也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问题,他们在办理退休时,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同样也需要有一个过渡性养老金。但是目前过渡性养老金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方式,标准也不一样,因此在地方之间,新老退休人员之间、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距。
第二,在职收入的差距延伸到退休的收入差距。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这几年工资水平的大幅提升,与企业员工收入的差距逐步扩大。由于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按照100%进行缴纳,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面由税务部门进行征收,从制度上保证了养老保险的按时足额缴纳;而企业单位在缴费基数上,由于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和企业负担问题,所以在缴费基数上,有的按照本人实际工资的60%来缴纳,有的按照社平工资的60%来缴纳,由于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的差别,导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和企业员工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别,即使按照同样的计算方式计算基本养老金,这种差别也是存在的。
第三,制度保障方式产生的差距。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除了按照国家的规定缴纳五险一金外,还要缴纳职业年金。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由单位和职工按照比例缴费,单位缴费为8%,个人缴费为4%;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除了领取基本养老金外,还要领取职业年金;而作为企业职工,虽然也规定可以缴纳企业年金,但是没有强制性,加之企业负担过重,缴纳企业年金的单位少之又少,所以企业职工退休后,除了养老金外,不再有企业年金或是职业年金,这部分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尽管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养老制度,虽然从双轨制变成了单轨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制度衔接过程形成的体制机制原因,养老制度的保障等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即使现在是一套制度,一套退休方案,但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相比,其养老金的差距还是存在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论城乡养老保险并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论城乡养老保险并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601098.cn/post/5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