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养老保险计发月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城乡养老保险计发月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社保退休计发月数怎么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一般情况下,提前5年退,女职工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是216个月,男职工是170个月。正常退休女职工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195个月,男职工是139个月。
社保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根据参保人的退休年龄不同,计发月份数也不同:60岁是139个月;55岁是170个月;50岁是195个月。若退休后没有领完个人账户余额就去世了,则没领完的个人账户余额可由后人继承。
若退休人领完所有个人账户余额后仍健在,养老金的发放数额不会减少,可继续领取同等数额的养老金,且随着社会养老金的增加而增加,直至去世。
社保规定:60岁退休,就拿你个人帐户储蓄额÷139个月;
55岁退休,就拿你个人帐户储蓄额÷170个月;
50岁退休,就拿你个人帐户储蓄额÷195个月;
退休年龄的大小和记发月数成反比,这和人的受命大数法则有关,退休年龄越大,领的退休金越高,反之则越低。
1、计发月数是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的,按照不同年龄计算出的一个基准数值,有相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文件对参保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从40岁到70岁每一岁对应的计发月数都作了规定。例如:60岁、55岁和50岁退体,计发月数分别为139、170和195个月。
2、从***院发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可以看出:同样年龄退体的,计发月数相同,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多,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
养老金计发月数怎么算?
计算方法是:参保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其退休年龄所对应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每月领取养老金的总额。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指从养老金计发开始到养老金结束发放的月份数。养老金计发月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养老金计发起点:从何时开始计发养老金。(养老金的计算起点一般为退休当月或者下月,也有可能是在办理养老金申请后几个月或者半年之后。)
2.确定养老金计发止点:养老金支付终止的时间点。(通常是身故、劳动合同终止等情况下终止支付。)
3.计算养老金计发月数:从养老金计发起点开始,到养老金计发止点结束,中间包含的所有月份都是养老金计发月数。一般情况下,养老金计发月数不会超过养老金计发起点和养老金计发止点之间的月份数。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退休后再次参加工作,如果未满足规定条件,继续缴纳养老保险,那么在再次退休时,原先的养老金计发起点会延后,养老金计发月数也会增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计发月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计发月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601098.cn/post/4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