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标准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标准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加强社会保障的基本措施?
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社会保障立法配套进行,社会保障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需要用法律手段强制实施,社会保障中的各种关系迫切需要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予以调整,社会保障改革发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表明,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已迫在眉睫。
确定社会保障范畴,先从占大比例人口的弱势群体方面,考虑人力资源再利用化,确定社会保障最低水平与标准;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完善补充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管理水平 ; 进一步理顺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
更好地合理保障、并挖掘利用人力***,做好即将到来的大批退休群体基本生活、贫困弱势群体包括具有价值创造力的知识分子、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待遇水平、标准、人力***开发等诸多问题及其化解工作;
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社会保险基金关系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是参保人员的养命钱和保命钱。支付、基金安全、基金监督、基金投资运营方式、增值、资金筹资渠道、战略储备基金,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平衡。
社会救助、救助制度、补助标准、普惠型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社会化保障服务管理,统筹层次管理体制,各种管理***。互联网务平台、信息化,规范、标准化精确管理。
一、切实增强做好新发展阶段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成功经验,坚定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信心决心;要深刻把握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切实把各项重点措施落实到位。
二、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病有所医”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三层五类”救助体系,统筹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有序推进社会救助确认权下放,完善“弱有所扶”的救助保障体系。
三、强化法治建设,切实维护基金安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针对社会保障领域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或修订相关法规,强化协同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基金安全。
四、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持续推进“提升服务质量攻坚行动”,在精准服务、便民服务、规范服务上下功夫,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民忧,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会保障服务,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
养老保险指标是什么意思啊?
养老保险标准指的是一个标准化的规范,明确规定了养老保险的缴费数额的计算方法、缴费比例等。
(一)企业缴费额=核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20%;职工个人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8%(目前为8%)=职工个人工资总额×60%~300%×8%。
(二)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18%。例如:2003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02年度省社平工资为每月747元,因此缴费基数可以在747—2241元之间自主选择(即省社平工资每月747元的100%-300%之间选择缴费)。全年缴费金额最少为:747×18%×12=1613.5元,最多为:2241×18%×12=4840.6元。
缴费比例
缴费比例分作以企业参保和以个体劳动者参保两类:(一)各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7%缴费(2003年为7%,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到8%)。职工应缴部分由企业代扣代缴。(二)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按缴费基数的18%缴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基数确定
核定缴费基数以河北省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省社平工资)为基准。
(一)企业职工凡工资收入低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60%核定缴费基数;高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实际工资收入核定缴费基数,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资的300%。
(二)个体劳动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资以上至300%的范围内,自主确定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补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标准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标准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601098.cn/post/25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