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电话

dfnjsfkhak 2024-04-12 13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郭松龄反奉为何失败?

郭松龄反奉为何失败?

郭松龄在民国时期的名声没有张作霖、张学良、冯玉祥这些人响,但却是一个对民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

郭松龄起兵反奉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历史***,尽管包括纵横在内的很多人都进行过分析,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偏差,因为我们都是基于时候的结果进行的分析,有点历史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的感觉,只能说,郭松龄这个人不简单。

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电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后,郭松龄在奉军中获得了超然的地位,掌握七万装备最精良的奉军,并且反奉经过长时间的筹划,因此反奉之初节节胜利,今天,纵横主要讲述的内容就是郭松龄反奉为什么会失败?

郭松龄虽然掌握七万精锐,都不是完全听命于他的将领,而是张氏父子的东北军,尤其是该部的首长其实是张学良,郭松龄对这支部队没有绝对的权威。

奉军是一支旧式军阀,士兵很大程度上也注重江湖义气,张作霖本身就是绿林草莽出身,讲的就是一个义气,因此很多士兵并不想背叛张作霖,所以郭松龄反奉打的旗号第一个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第二个是要求张作霖下野,严惩杨宇霆;第三是拥护张学良为首领。

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电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实际上是打着小张的旗号反老张,当时小张劝郭松龄停止军事行动,郭松龄不为所动,后来看军事行动很顺利,随后表示停战的条件是,山东、直隶、热河给岳维峻、冯玉祥、李景林自己回奉统掌东北,暴露了其反对内战主张和平是***,想要谋取东北***是真的的阴谋,张学良无奈之下只能对外宣布郭松龄盗用自己名义倒戈,奉军得知自己被欺骗后,军心大乱。

郭松龄的失败,也离不开民国倒戈影响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倒戈吴佩孚从而获得最大收益的冯玉祥,在北京发动***,囚禁曹锟,驱逐溥仪,那银子枪老鼻子了,野心自然也就更大了。

郭松龄敢于反奉,实际上是和冯玉祥达成了一致,冯玉祥帮助郭松龄反奉,郭松龄答应把直隶让给冯玉祥,对于冯玉祥来说,西北军能够得到一条出海口,那就是鲤鱼跃龙门,因此双方一拍即合,所有的倒戈基本都是内外夹击。

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电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奉系著名爱国将领郭松龄反奉战争失败,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准备不充分,仓促起事。

(郭松龄)

郭松龄虽然受到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但没有利用好当时全国反奉的政治形势,也没有建立联合统一战线和政治组织,他的部队完全是靠部发属关系、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维系起来的一种松散的结构,基础很不牢固。

郭松龄在起事时,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也没有具体的行动方案。

在后勤保障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仓猝起事,导致严冬时士兵还穿着单衣做战,士兵非战斗减员严重。

同时他也没有做好官兵的思想工作,张学良后来加回忆:

“郭松龄的部队中,只有几个团长和旅长服从他的命令,底下的官兵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郭松龄与张学良)

郭松龄当时打出的旗号也有问题。他的真正意图是顶张学良上位,这就造成了“反父不反子”的奇怪目的,部队也无所适从。

在前些年热播的电视剧《少帅》中,张学良与郭松龄亦师亦友的错综关系让人难以捉摸,而郭松龄这位潜伏在封建军阀内部的革命宿将兵败东北的悲剧也让无数人扼腕叹息。那么,郭松龄为什么会失败呢?

张家天下

早在1916年,郭松龄就在广东韶关讲武堂任教官,和孙中山有过接触。那时他就“与二、三同志图谋改造东三省”,认为“欲谋东三省之改造非推倒军阀不可,欲推倒军阀非准备绝大牺牲不可”。可以说,郭松龄对于革命的热衷和对奉系军阀的仇视在这一时期就已经根深蒂固。1918年,郭松龄回奉天东三省讲武堂教官,这一意图便十分明显,就是仿效当年共进会在湖北新军中的策反行动,让东三省的军队从内部分化,变成革命军队。

郭松龄的目标似乎更高,他希望自己成为掌握奉军军政大权,进而一步达成革命目标,然而,郭忽略的最重要一点是,东北军不同于晚清的新军,他们不是国家财政供养的军队,而是张家打拼东北数十年积攒的私人武装。郭松龄面临的,是一个东北特有的人情社会,吃张家饭的人比吃皇粮的人更可靠。

1925年11月24日,奉军京榆驻军副司令郭松龄通电反对张作霖,率7.5万奉军出关反奉。郭松龄所部奉军是奉系主力所在,因此张作霖一度非常惊慌,但是最终在一个月后,郭松龄兵败被杀。郭松龄起兵仅仅一个月就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郭松龄和张作霖因为政治理念等原因产生矛盾并非一天两天,而且他和李景林、冯玉祥也秘密达成了反奉的协议。但是在郭松龄做好准备前,张作霖就怀疑他不稳,11月22日下令他回沈阳述职,还传出了要秘密处死他的消息,所以郭松龄不得不仓促起兵。

11月23日,郭松龄从天津赶回滦州,召开军事会议,宣布班师回奉,反对张作霖的统治。但是与会的各级军官中7个师长有高维岳等4个师长拒绝参与,另有旅长等各级军官20多人表示反对。郭松龄将他们免职并扣留,送到天津由李景林看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此时郭松龄所部的意见并不统一,而且除了这些公开反对的,郭松龄的参谋长邹作华、军长刘伟等人也不愿意反奉,私下和张学良联系。不仅将郭部的军事***全部报给张学良,在作战时还故意命炮兵不对准奉军阵地。

此外郭松龄军中还有张廷枢(张作相的儿子)等人率部主动投奉,这些都影响了郭松龄部的军事行动。

郭松龄和李景林、冯玉祥达成了反奉协议,他起兵以后,后勤基地全部放在李景林控制下的天津。11月25日,李景林也发表了反奉通电,但是此后不久,李景林的态度就有所转变。

李景林参加反奉联盟,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直隶的地盘,同时试图夺取奉系控制的热河。但是郭松龄起兵以后,热河奉军撤退,热河议会致电冯玉祥,请求派兵来维持治安。冯玉祥于是派宋哲元赶赴承德,出任热河都统。

李景林因此对冯玉祥大为不满,而且此时张作霖命李景林母亲给他写信,让他不要反奉。天津日本驻军司令官小泉也向李景林声明,日本不会允许郭松龄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李景林态度发生改变,扣留了郭郭松龄部的后勤物资,将郭松龄交给他看管的高维岳等人全部送回东北,而更重要的是禁止冯玉祥部通过自己防区增援郭松龄。

李景林的态度转变对郭松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郭松龄部的棉衣和军粮都在天津,被李景林扣押以后,郭松龄部缺衣少粮,冻伤很多。而且李景林态度转变,郭松龄不得不命魏益三率7个团留守山海关,防止李景林进攻。此外冯玉祥的国民军也被李景林阻拦,等到国民军击败李景林时,郭松龄已经兵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滦州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601098.cn/post/2387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