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社会保险服务方面存在差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社会保险服务方面存在差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老保险并轨后,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差距是如何形成的?
建国初期,***干部实行供给制,吃饭免费,制服免费,每个月发几元零用钱买肥皂牙膏。
1956年,实行工资制,干部工资24级,工人工资8级,一级工人工资相当于干部工资24级,八级工人工资相当于付县级干部16级,退休工资差距很小。
1995年,企业实行社会保险制度,职工退休工资按夲人工龄和所交养老保险金总额计算。机关事业仍然实行24级工资制,各种补贴超过工资,退休后补贴不变,机关事业和企业退休工资相差很大。
2014年机关事业工资制度与企业并轨,2014年以前退休的叫老人,老人老办法,退休待遇不变。
2014年至2024年退休的叫中人,中人在10年内退休,退休金计算可以按老办法,也可以按新办法。
2024年以后退休叫新人,新人新办法,退休金加年金,待遇会更高。
除烟草等垄断企业外,一般企业职工在岗工资低,社保费交得少,又没有职业年金,以后企业职工退休金比机关事业会更低。
养老保险并轨后,造成企业退休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差距,我认为是人为造成的:
1、企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政策是事业单位机关的人制定的,社保局依据该政策核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2、事业单位机关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政策也是事业单位机关的人制定的,由于该政策与自己利益相关,因此该政策比企业退休人员的政策还要宽松,只适用事业单位机关退休人员。
3、由于政策不同,造成计算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即计算方法不一样。
上述讲的就是造成企业退休人员和事业单位机关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差距的主要原因。
统一养老金的发放政策,统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公正”的真正体现,也是民心所向。
2014年10月1日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开始个人缴纳社保。养老保险开始并轨,新人的养老金计算方法和企业职工一样。
养老保险并轨不代表两者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会消失,为什么呢?
我们得先看一下养老金计算公式,不然,说不清楚这个问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月社会平均工资× (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平均缴费指数在0.6-3之间,0.6指的是最低社保缴费基数,3指的是最高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越高,指数就越高。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注:不同退休年龄对应不同计发月数,例如50岁-195、55岁-170、60岁-139。个人账户储存额类似于存款,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余额越多。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省,相同岁数退休的话,决定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
企退和事退人员在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由前面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这将直接导致两者养老金存在差距。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养老保险并轨以后,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人员领取到的退休金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多年沉淀下来的一个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企业单位也好,事业单位人员也好,我们都知道,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以后,往往获得的退休金待遇是要远远超过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待遇的。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事业单位人员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他考虑的是一些职务工资的津贴,职称工资的津贴,包括岗位工资的津贴,那么这些津贴待遇,在我们企业单位退休以后是不考虑的,所以说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是不如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的待遇的。
那么即便养老金并轨以后,企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还是不如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事业单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工资标准来缴纳社保待遇,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基本上事业单位都是建立了职业年金的制度,职业年金就相当于是一份补充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他们退休以后往往还可以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自从2014年10月,随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缴纳社保,标志着我国的养老制度并轨,基本结束了延续多年的养老双轨制。养老双轨制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养老金差距的结束,那么这种差距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分享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过渡期形成的差别。
我国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从1996年,即《***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养老制度的形成,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有视同消费年限,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其养老金的组成中多了一个过渡性养老金;同样在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全面缴纳养老保险后,2014年9月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也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问题。由于2014年之前退休的人员实行的是老办法退休,其养老金是按照本人工资的比例来计算养老金;2014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同样也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问题,他们在办理退休时,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同样也需要有一个过渡性养老金。但是目前过渡性养老金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方式,标准也不一样,因此在地方之间,新老退休人员之间、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距。
第二,在职收入的差距延伸到退休的收入差距。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这几年工资水平的大幅提升,与企业员工收入的差距逐步扩大。由于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按照100%进行缴纳,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面由税务部门进行征收,从制度上保证了养老保险的按时足额缴纳;而企业单位在缴费基数上,由于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和企业负担问题,所以在缴费基数上,有的按照本人实际工资的60%来缴纳,有的按照社平工资的60%来缴纳,由于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的差别,导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和企业员工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别,即使按照同样的计算方式计算基本养老金,这种差别也是存在的。
第三,制度保障方式产生的差距。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除了按照国家的规定缴纳五险一金外,还要缴纳职业年金。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由单位和职工按照比例缴费,单位缴费为8%,个人缴费为4%;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除了领取基本养老金外,还要领取职业年金;而作为企业职工,虽然也规定可以缴纳企业年金,但是没有强制性,加之企业负担过重,缴纳企业年金的单位少之又少,所以企业职工退休后,除了养老金外,不再有企业年金或是职业年金,这部分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尽管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养老制度,虽然从双轨制变成了单轨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制度衔接过程形成的体制机制原因,养老制度的保障等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即使现在是一套制度,一套退休方案,但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相比,其养老金的差距还是存在的。
我国老年人目前的生活存在哪些问题?
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现状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增长,老年消费市场也日益引起重视,针对老年人衣食住行用的老年用品正在逐步增多。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老年市场提供的产品和老年人的真正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数量上的差距。另一个方面是现有的老年产品与老年人真正需求的产品之间存在差距,产品种类不够丰富、真正能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产品不多,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企业的竞争、发展空间。
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和自身的经济能力及子女供养能力直接相关。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在吃饱穿暖的普遍层面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在生活品质保证、提升上,则相差很悬殊。
城市老年人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现状
城市老年人在退休后基本上都享有养老金,加上中国人普遍的储蓄习惯,城市老年人大部分在养老的基本经济保障上问题不突出,老年人的消费多数集中在衣、食、行、乐、保健等方面。
在城市中,由于商品供应比较充足,城市老年人在生活方面选择余地较大,老年人在基本物质生活上不存在太大困难。
在城市中,那些没有养老金、没有经济来源,依靠低保收入维持生计的老年人通常生活质量相对比较低,但他们基本上已经纳入到国家的基本保障体系中,在生存方面不存在很大的障碍。
现阶段老年人生活有很多方式和因素,应该是普遍提高了很多。只是因生活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追求也不同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年人的再教育(学习)也应加强。老年人不要太自私,依老卖老,有少数老年人成为社会的反差。给老年人丢脸,所以老年人一定要自己遵重自己才能让社会遵重你。切记给后人做榜样。
谢谢悟空问答。我国老年人目前的生活存在那些问题?不管城里还是农村的老人,有钱也好无钱也罢,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生活难!
无论你是哪个年龄段的,都要面临老去,且听我来一一道出: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老年人来说剩余时间不多了,如何度过这段时光?
老年人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尊,老有所依体面地度过最后一程。
87岁夫妻相依为命
一,有养老金的老年人面临的生活问题是:
在满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老人寂寞的问题。
尤其是失偶的老年人,更是寂寞难忍,少来夫妻老来伴,老人单身又缺乏儿女们的关心照顾,如何度过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面临的生活问题是:
有儿女的支持还可以缓解一下,儿女不待见不孝,这部分老人,老来难,为了生存不得不拖着病老虚弱的身体,自己动手解决温饱问题,可说是能动就得干,爬不动就算。
这个问题比较庞杂:涉及社会、老年人自身、子女等诸多方面。哪一块出了问题,老年人的生活都有可能发生或出现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现存的问题与自己的看法。
一是社会问题。当今,我国已[_a***_]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多,一个家庭起码有两个以上老人。那么,社会压力就比较大。由于我国老年工作起步晚,许多事情才刚刚起步。比如,养老保险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险、城市无业人员保险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供需矛盾突出。同时,养老机构少,服务水平比较低,养老与医疗结合更差。此外,老年人活动场所、活动设施也相对不够,老年公寓就更差。从农村来讲,养老院、敬老院明显严重不足。不管农村也好,还是城镇也罢,大多数的人们一般是居家养老。
二是老年人的子女问题。当下,有一定数量的老年人,无法自身养老。因为,没有收入。也就是说,没有养老金,生活成了问题,只有依赖子女供养。而子女呢,收入也不高,两个年轻人要供四个老人,有的还要供五、六个老人(两个家庭加上爷爷、奶奶还健在),自身都难保,何况还供老人?因此,给老人的生活费很低很低。同时,老人还得自己料理生活的一切。若身体差了的人,困难就大多了。不仅如此,还有一小部分人不孝顺,不愿奉养老人,不给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部分老人就只有自己动手了。然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只有五保供养。极个别的,没有纳入五保,生活就尤其困难。
三是老年人自身问题。据笔者发现,也有少数老年人,由于年老性格发生变化,卑气古怪、性格爆燥,动辄就给年轻人出难题,"处坎儿",找问题,给人过不去,让后辈无所适从。动不动还骂年轻人,咒年轻人。生活本来就艰辛,老年人这样一弄,就更麻烦了,困难就更大了。还有的,后辈本来已给安排好,进养老院,他(她)就是不去,去了的,也在养老院无理取闹。凡此种种,由于老年人自身的原因,使本来就有困难的生活,显得更难了。可以说,在雪上加了霜。
总的来说,老年人生存状态不是十分理想,存在或大或小的一些困难与问题。但是,各方都在尽最大努力,进行改善。诚然,还不尽如人意。笔者以为,今后应当从"社会努力,子女尽孝,老人改进"三个方面推进,才能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真正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颐养好天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社会保险服务方面存在差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社会保险服务方面存在差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601098.cn/post/19473.html